在中鐵九局杭州分公司衢化東路項目部,只要一提到工程經濟部高級工程師金鳳岐,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,親切地稱他為“老金頭”。
今年59歲的金鳳岐,自從參加工作以來,擔任過項目班組長、調度、工經部長、副經理、黨支部書記等職務,堅守一線近41個年頭。2012年12月,金鳳岐取得了高級工程師職稱。
“活到老,學到老。” 2013年,年逾半百的金鳳岐,從項目現場管理崗位又回到了工經系統工作。起初,唯一讓他感覺吃力的是操作電腦。為了學習電腦,身邊同事成為他虛心請教的老師,從五筆打字到編排制表,用U盤轉存到打印文稿,現在自己都能夠熟練操作。在業務學習上,金鳳岐更是不含糊。每逢茶余飯后,別人在休息,他卻泡在辦公室,學習新的知識,時常直至深夜。
“干任何工作,最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?!边@是金鳳岐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衢化東路項目承建的下穿既有滬(上海)昆(明)鐵路框構橋施工,工期緊,難度大。進場之初,他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拿著圖紙、施組方案“跑點打圍”,確定分包項目,進行分包策劃,組織招投標引進外協隊伍。在與外協隊伍簽訂合同時,每份合同他都要審內容、摳字眼、核數據,準確無誤后才肯“善罷甘休”。
按理來說,一名預算工程師,只要做好合同簽訂、單價測算等業務就行了,但他并不這么想。在參與施工現場的材料盤點、計量計價、單價核算、收方決算等每道工作流程中,都能看到他的身影,認真細致地檢查每一個環節。勞務驗工是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源頭。在一次月度勞務驗工中,他發現外協隊伍報送的驗工數量與設計數量有出入,經過一天的核對,找出了問題的根源,原來是外協隊伍將框構滑板床混凝土方量放到了冠梁混凝土方量中,造成兩者數量出現了偏差。他立即責令外協隊伍調整了驗工數量,僅此一項為項目挽回經濟損失9.5萬元。
“工作中做個有心人?!苯衲?月,正值項目組織既有線路加固封鎖施工高峰,現場需要大量防護員,安質部門在項目“廣招納賢”,組織安全防護人員培訓,他毛遂自薦加入了防護員隊伍。近半個月的封鎖施工里,他風雨無阻,一直堅守現場,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同時,細心地記錄了每道工序的起始時間,以及用工人數、工時和機械設備的使用情況。施工結束后,他整理出一套《既有線加固工程作業用工核算細則》,在全公司推廣,也為公司總結既有線施工經驗提供了參考依據。(本報記者 徐福平 本報通訊員 李旭 茹莎)
摘自 《工人日報》:http://media.workercn.cn/sites/media/grrb/2016_07/26/GR0700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