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夏秋冬四季更迭,在四川省西昌市中鐵九局五公司成昆鐵路12標段的施工現場,活躍著一群肩扛測量儀器,手握測量記錄本的年輕人。他們早出晚歸,在清晨的霞光還未鋪滿天空的時候,他們就已經背著各種測量儀器出發了。在安寧河畔中鐵九局成昆鐵路12標長達21.38公里的施工現場,他們走走停停,一會架起測量儀器,一會豎起塔尺,一會又揮筆記錄,始終在忙忙碌碌,落日的余暉成了他們的收工號。從他們年輕面孔上清澈的目光中,透出一種自信,一種堅毅,一種對工作的熱愛和為新成昆鐵路工程建設奉獻的執著。
2016年4月,測量班正式成立,皮膚黝黑的測量班長聶宗鑫有著6年的測量工作經驗,其他7人都是剛從學校畢業參加工作的學生,分別是劉洋、張華禎、孫興波、胡方宇、楊冰國、孫林、劉中鴻,平均年齡不滿23歲, 這是新成昆鐵路全線最年輕的測量班。今天,測量班已經成立半年多了,因為這幫年輕人工作踏實,遇到困難不退縮,有沖勁,不怕苦不怕累,久而久之大家戲稱測量班為“小虎隊”。經過半年多艱苦的工地工作和生活的洗禮,顯然,這個年輕的團隊經受住了考驗。但是,測量工作貫穿整個工程建設的前后,既是后續工作開展的基礎,更是保證工程正確施工的重中之重,“小虎隊”任重而道遠。
由中鐵九局承建的新成昆鐵路復線峨米段12標,起于西昌市安寧鎮止于佑君鎮,施工管段21.38公里,設計院移交的各種測量控制點一共有43個,測量班的首要任務就是確定這些控制點的具體位置。由于線路較長,地形復雜。一開始,工作開展并沒有想象中的順利,有些控制點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山頂上,不具備通車條件,只能靠手提肩扛,每人負重幾十公斤一點一點挪上去,一爬就是一整天。此時正值夏季室外溫度可達30多度,紫外線強烈,加上蚊蟲叮咬,每個測量員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,每個人身上都被叮出幾十個包,肩上被儀器和塔尺壓的血紅。這些困難并沒有讓他們退卻,在大家的相互配合、相互幫助下經過三天的不懈努力,確定了所有控制點的位置。
測量工作正式開始后,因時間緊迫,為了保證工程進度,大家一致決定,中午不休息,午飯和晚飯讓食堂做盒飯送到現場吃,因為路途較遠送來的飯菜每次都是涼的,有時遇到刮風天氣,飯菜里常被吹進沙土。面對這些困難,我們的“小虎隊”從來沒有抱怨過什么,反而開玩笑說:“老天知道咱們工作辛苦,特意給咱們加點佐料”。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,從自己選擇作為一個中鐵人那天開始,我們就要面臨這種考驗,就要經受這樣的洗禮。因為我們是中鐵人,吃苦耐勞是我們的基本素質;因為我們是中鐵人,四海為家已成為我們的習慣;因為是我們是中鐵人,我們必須肩負起為祖國發展建設的重任。
他們在這里,度過了炎炎的夏,送走了蕭瑟的秋,經歷著雨雪肆孽的冬,日出而出,日落而歸是他們的寫照。漫天的風沙吹裂了他們的嘴角,強烈的紫外線曬黑了他們的臉龐。他們無數次爬過險峻的高山,無數次趟過泥濘的沼澤,灌木叢劃在身上的血痕,汗水浸透衣服上白花花的鹽漬,腳底磨出的血泡。這些都真真實實的發生在每一位“小虎隊”隊員身上。沒有人喊過苦,也沒有人說過累。每次當他們接到現場測量放線的通知后,都能第一時間趕到施工現場進行測量,不管是吃飯時間還是休息時間,施工現場哪里需要他們,哪里就會有他們的身影。測量工作和現場施工工序環環相扣,這道工序沒完成,下道工序也沒有辦法進行,影響現場施工,就是影響工程進度,最后就會給項目帶來工期的延誤和巨大的損失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在“小虎隊”的努力下,整個標段的工程施工已經步入正軌,工作面基本全面展開,紅紅火火的施工現場掀起了大干高潮。為成昆鐵路項目12標明年年底竣工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這就是我們的“小虎隊”,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,做出了不平凡的事,“小虎隊”又何嘗不是千千萬萬新成昆鐵路建設者的縮影。這是一個讓人敬佩的團隊!一個追求卓越,勇于跨越的團隊!
摘自:人民網 http://soviety-people.com/html/GB/2016/1130/16164.html